当前位置:首页 > 名专家 > 名幼儿园

小班数学区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所属分类:名幼儿园 阅读次数:299 发布时间:2021-01-25

【摘要】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必须要有许多玩具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很重要,玩的材料更重要”。这说明幼儿在玩的时候要提供材料,而且提供什么样的材料更为重要。小班幼儿学习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的对象和内容要生动形象趣味化。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通过提供操作材料,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活动,从而理解内容,达到从外到内,内化从内到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小班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游戏形式掌握,在区域活动中投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数学活动材料,将投放的材料生活化、可操作化和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生活化、可操作化、直观形象化。
【正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要以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因此教育的方式必须遵循幼儿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数学活动作为探索性活动的形式之一,有益于对幼儿进行思维的训练,但它又是枯燥抽象的,如何使幼儿能轻松的感知数学、理解知识,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数学区角活动中,这就要着力于投放的操作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化,是否贴近便于幼儿的理解和感知。是否生活化,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是否可操作化,让幼儿在操作体验中理解所学内容。
如何在区域中投放数学操作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活动内容,就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将数学材料生活化。根据小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将操作材料直观形象化,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材料的可操作化,是我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一、数学活动区角操作材料的生活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数学认知方面,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尤其是3-4岁小班年龄段对幼儿的期望是:“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数学知识的习得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再回归于生活。小班幼儿数学内容包含了数、量、形状、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多方面内容,将数学活动的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让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生活化。
周围环境中每件物品都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但较为隐蔽和分散,不易被幼儿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善于从生活环境中捕捉数学信息,利用幼儿生活中经验,让幼儿在生活中积累数学经验。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来源,引导幼儿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感知来感受其中丰富的数学信息,提高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标记是经常用到的,将各种的图形认识与标记结合起来投放在区域,孩子在习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既解决的实际问题,还能动手操作将知识点内化。
同时,也可以把几何图形的一种颜色和不同图形安排在一起,幼儿在随意的区分比较自己和别人的标记有什么不同时,也注意到了形与形之间的不同。认识几何图形,我们设计了“喂娃娃吃饭”、“图形宝宝找家”、“图形棋”等等,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感知各种图形的形状和形状的作用,并理解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内容。
在布置节日环境时,可以让孩子在区域里制作彩链,幼儿也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有规律的排序。如:孩子外出郊游捡回来的树叶、花瓣、石头,主题活动中带来的各类种子、废旧的瓶子、盒子、纽扣、纸杯、小勺等各种生活用品,都是天然的计数、分类、做式样的好材料,都成为了孩子探究、感知数学概念把玩不厌的材料。以此类推,“1”和许多的关系和实际意义。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让思考“我的饼干够分吗?请你们来帮我分一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理解感受一一对应,比比谁的红花多?把红花一一对应的放,看谁的多等不同的方法,进行多少的比较,在活动后请幼儿整理玩具体验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的要求分类等。在区域中投放生活中所用到的物品,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运用生活经验理解掌握知识,运用所习得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在以上这些生活环境中,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运用数学的过程,充分体验、感知、探索领悟到数学的用处。
因此,我们在选择区角投放材料的内容时,要挖掘生活活动的数学教育契机,教师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既不能把生活活动变相为另一个场所的“区角活动”,通过环境营造、材料投放,引发幼儿相关的数学话题,通过特定情景的关键发问,在幼儿认知冲突中梳理已有经验,助推幼儿形成醒的经验。
二、数学活动区角投放材料的可操作化
小班幼儿由于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的学习方式是亲身体验,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乐意选择可操作的材料。材料投放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灵活而定。因此教师在活动中提供数学操作材料时,除了要多种多样符合幼儿需要、感兴趣的材料,更应该注意所投放的操作学具也与别的年龄层次不同,以操作性强,可以互动的操作材料为主。首先我们在数学区的环境创设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数、形、序溶入其中,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用美丽多彩的图案表现出来,使数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诱发幼儿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进行“一一对应”比较时,我们投放了酸奶瓶、娃娃,幼儿通过给娃娃喝酸奶,很有兴趣的练习一一对应,在进行“大小比较”时,幼儿通过送球宝宝、水果宝宝等物品回大大小小的家,来积累有关大小的经验。数字长棒、各种图形板、分类盒等让孩子能直观的感觉到和动手操作到。
幼儿学习数学是通过对事物的反复操作,从抽象事物到具体的“数”、“形”、“序”等结构关系。实践证明,材料是操作的物质支柱,为幼儿设计提供适宜的数学活动材料,对发展幼儿的思维尤为重要。因而建立一个数学学习的外部环境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去体验,从而积累有关的表象,就显得十分重要。
幼儿对动手能摆弄的物品有很浓厚的兴趣。跟据这一特点,在操作学具上进行一些改进,如在进行模式排序时,提供了各种颜色的小火车做底板,在进行双排一一对应比较时,动作各异的小猫、小鱼,美丽的小花等,幼儿活动兴趣很高,对图形的形、色都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在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在发现数学的韵味,另一方面也在感受美。
三、数学区角投放材料的直观形象化
在幼儿早期的时候思维具有很大程度的直观行动性,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思维形式。具体形象思维是以具体感性材料为触发剂的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初级形式。形象思维以直观行动思维为基础,以具体形象或表象为加工材料,主要是以感知觉进行思维,而不是依靠理性的概念来进行思考。例如:幼儿使用看图识字就很容易。由于具体形象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不高,只是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所以即要教学建立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又要发展幼儿的具形象思维。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直观形象操作性强的数学材料能提高孩子理解知识的能力。因为幼儿学习粗浅的数学知识,发展初步的数学能力,离不开生动而高效的可操作的材料。经过选择的、运用恰当的操作材料可以增强孩子的理解、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概念的理解。材料使得哪怕是最难的数学概念都成为容易理解的东西,它们让孩子在真实事物与抽象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让幼儿在与操作材料时,运用多种感官去接触中了解知识点,让幼儿自由地拼拼、摆摆、动动、插插等巩固知识。形成数、形、时空等概念形象直观化,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萌发了幼儿的智慧,不但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们独立思考,还提高了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内容,尊重幼儿学习的整体形特点以及发展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数学学习方式。同时,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让幼儿在条件环境的诱导下,自选学具、自发地进行探究,幼儿情绪愉快地进行自由无负担的学习,能很好地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成具体的,将是我们有效提高数学教育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 《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黄瑾、田方
[3]《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刘永艳
[4]《天上星星有多少》王侠、刘永艳、刘丽华
[5]《如何根据幼儿具体思维进行教学》 
购物车